案头的面杖还带着麦香,窗台上的黄芪切片晒得正好——这是我们家四代人守了百年的光景:在陕西关中的老厨房里,用纯手工揉捻时光,以零添加的坦诚,把老陕的烟火气藏进酥皮与馅料里。直到今年七月,一场牛商争霸赛,让这方小小的糕点铺,照进了更亮的光。
千年古韵,四代传承。我们手掌间揉捏的,不仅是面粉与馅料,更是流淌在岁月里的非遗技艺与家族承诺。作为陕西传统糕点的守护者,陕西芳香斋点心非遗传承人李芳点心铺子糕点始终以“纯手工、零添加”为铁律,让每一口都是“外婆家的味道”。
然而,传承并非固步自封,更是与时俱进的智慧创新。今年,我们深挖“药食同源”千年智慧,匠心研发出黄芪养生糕、红豆薏米糕、五黑酥、五红酥等健康新品,让传统糕点焕发时代生机,守护现代人的健康。
正是这份“守正创新”的信念,让我们毅然投身于2025年牛商争霸赛的滚滚洪流。
6月30日,第十一届牛商争霸赛陕西战区启动会·吹响号角 战鼓擂响,雄心激荡。启动会上,我们立下誓言:不仅要赛出业绩,更要让非遗的芬芳借助数字营销的力量,飘得更远!这是一次传统手艺与现代商业思维的碰撞交融。
这次牛商争霸赛启动会,至今想起来仍觉心热。满场的企业家眼里都闪着劲儿,主持人说“争霸不是较量,是一起把路走宽”时,我忽然懂了这场赛事的意思。我们是守着老手艺的人,总觉得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可那天看着身边年轻企业家聊直播、谈社群,才惊觉:非遗的根要扎得深,枝叶也得顺着时代的风往外长。就像我们新做的黄芪养生糕,既要守着“药食同源”的老智慧,也得让更多人知道,传统糕点不只是节庆的点缀,更是能日常滋养的生活味。
7月12日,扒皮会·淬炼真金 “扒皮”见骨,剖析求真。在企业扒皮会上,我们敞开胸怀,直面短板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直来直去地说问题:“你们的五黑酥用料扎实,但包装太老气,年轻人不认”“四代传承的故事很好,可线上说得太少,谁知道你们的红豆薏米糕里没加防腐剂?” 起初听着脸红,后来越听越清醒——老手艺怕的不是变,是故步自封。那天散会,我立刻和孩子们改包装设计,把“纯手工揉制36遍”“零添加蔗糖”印在显眼处,这才是对匠心最好的交代。同仁们的犀利点评与宝贵建议,如同明镜,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从生产到营销环节的可优化空间。这份坦诚与鞭策,是比赛中最珍贵的礼物。
7月21日,企业走访·互联互鉴 走进兄弟企业,见证卓越实践。这次走访,更像一场“取经”。看科技公司用大数据分析客户喜好,学餐饮品牌把门店故事拍进短视频,我忽然开窍:我们的糕点里,藏着太多值得说的故事——太奶奶传下来的“冬取井水和面团”的讲究,父亲守着的“红豆必须当年新收”的规矩,现在做的黄芪糕里“黄芪要选甘肃岷县三年生”的坚持……这些不就是最好的“内容”?回来就拍了第一条短视频,镜头对着揉面的老案板,我说:“这板子用了四十年,比我儿子岁数都大,面揉得够不够劲,它最知道。” 没想到,真有人留言:“就冲这股实在劲儿,想买两盒尝尝。”我们汲取了无数线上推广与品牌建设的宝贵经验,也更加坚定了我们“以匠心守品质,以网脉拓市场”的融合发展之路。
现在回头看,牛商争霸赛于我们,远不止一场比赛。它是一座桥梁,连接起坚守百年的老手艺与波澜壮阔的新市场;它是一方熔炉,淬炼着我们拥抱变化、学习成长的决心,它让我们这些守着老手艺的人,敢把“慢”说给“快”听,也学会把“旧”做给“新”看。就像我们的五红酥,用的还是红枣、红豆、红皮花生这些老食材,可现在知道,要告诉大家:这一口甜里,有老祖宗“以食养身”的智慧,更有四代人“不糊弄、不将就”的实在。
赛事快结束了,但我们的故事才刚开始。案板上的面团还在揉,窗台上的黄芪还在香,而我们,要带着这百年的匠心,借着时代的光,让更多人知道:陕西的糕点里,不只有甜,还有光阴的厚,和手艺人的诚。
这大概就是牛商争霸赛最好的意义——让每个认真做事的人,都能被看见;让每份坚守的匠心,都能长得更旺。
感恩牛商平台,致敬所有同行者!未来,陕西芳香斋点心非遗传承人李芳点心铺子糕点将继续以糕点为媒,传递健康与甜蜜,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的舞台上,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!